今日驚蟄:春雷響,萬物長 二維碼
5972
來源:世界寧商網(wǎng)網(wǎng)址:http://www.nings.org 今日驚蟄:春雷響,萬物長 今日23時28分,迎來二十四節(jié)氣——驚蟄。 天氣轉(zhuǎn)暖,春光明媚,萬象更新。 雨水增多,春雷始鳴,蟄蟲驚醒。 “驚蟄之日萬物醒,花紅柳綠都是情”。 驚蟄時節(jié),正是“九九”艷陽天,大部分地區(qū)平均氣溫回升到零度以上。
【驚蟄】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345度時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对铝钇呤蚣狻分姓f:“二月節(jié),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在漢景帝劉啟之前,驚蟄稱為啟蟄,為避諱劉啟的名字才改為驚蟄,所以也有成語“陽和啟蟄”來描述驚蟄的景象,又引申為不順利的過去,好的生活開始。不論是騰龍還是啟蟄,這個節(jié)氣都是好的預(yù)兆,都在昭示美好的春天來了。 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仲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fā)東隅(yú),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jié)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我國各地春雷始鳴的時間早遲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則與沿江江南地區(qū)的氣候規(guī)律互相吻合。
驚蟄節(jié)氣正處乍寒乍暖之際,根據(jù)冷暖預(yù)測后期天氣的諺語有:“冷驚蟄,暖春分”等。 驚蟄節(jié)的風(fēng)也有用來作預(yù)測后期天氣的依據(jù)。如“驚蟄刮北風(fēng),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fēng),秧苗遲下種”。 現(xiàn)代氣象科學(xué)表明,“驚蟄”前后,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濕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濕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 驚蟄節(jié)氣人們要注意氣象臺對強冷空氣活動的預(yù)報,當心冷暖變化,預(yù)防感冒等季節(jié)性疾病的流行。
【春耕】
二月驚蟄又春分,種樹施肥耕地深。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 一候桃始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滿園桃花朵朵嬌艷,馥郁清香。 二候倉庚鳴;春風(fēng)和煦,黃鸝早早感受到春天的氣息而開始鳴叫。 三候鷹化為鳩。古人稱“鳩”為布谷鳥,仲春時因“喙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饑,如癡而化”。到秋天,鳩再化為鷹。 在這個桃花盛開、黃鶯啼叫、燕子飛來的時節(jié), 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jié)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 唐詩有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 朱熹在《勸學(xué)詩》中說:“少年易老學(xué)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青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金縷衣》中“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到無花空折枝”,同樣是說要抓住當下時機,自強不息。
【驚蟄花信】 從小寒到谷雨,共八個節(jié)氣,一百二十日。每氣十五天,一氣三候,每候五天,八氣共二十四候,每候?qū)?yīng)一種花,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風(fēng)”之說。 驚蟄節(jié)氣是春姑娘開始站穩(wěn)腳跟的時候。 驚蟄三花信: 一候桃花,二候棠梨(野梨花),三候薔薇。 這三種花一開,濃郁的春天氣息也就撲面而來了。
一候 · 桃花
在中國文化中,桃花象征著春天、愛情與理想世界。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
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fēng)。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二候 · 棠梨
棠梨的俗名野梨花,但在古詩詞中很少有詩人直接用此名的。明代張以寧在《棠梨幽鳥》中寫道:“幽鳥豈知人事恨,依然啼殺野棠花。”棠梨有很多別名,又名鹿梨。宋代詩人馮叔豹有云:“仙家鱗檜古,小市鹿梨甘。”說的就是棠梨。棠梨還有豆梨、烏梨之稱,但詩詞里普遍用的還是棠梨。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fēng)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碧瓦 宋·范成大 碧瓦樓前繡幕遮,赤欄橋外綠溪斜。 無風(fēng)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
棠梨墓歌 ?唐·王翰 棠梨花白春似雪,棠梨葉赤秋如血。春來秋去棠梨枝,長夜漫漫幾時徹。
三候· 薔薇
我國開始栽培薔薇約在漢朝。漢武帝(公元前140-前88年)普指著薔薇對他的寵姬麗娟說:“此花絕勝佳人笑也?!弊詽h朝至南北朝時期,對薔薇、荼蘼花等栽培的逐漸增多。唐朝是我國歷史上的鼎盛時代,國富民強,文化發(fā)達,促進了園林花卉的發(fā)展。荼蘼花、玫瑰花是當時風(fēng)行之花。荼蘼花有重瓣的,朱砂紅色、白色、黃色;玫瑰花有重瓣的,紅色的、粉紅色的,而且都有濃郁的香味,博得了人們的喜愛和贊譽。《本草綱目》記載:“月季處處人家多栽之插之”。
感昔 宋·陸游 常記東園按舞時,春風(fēng)一架晚薔薇。尊前不展鴛鴦錦,只就殘紅作地衣。
留贈 唐·杜牧 舞靴應(yīng)任閑人看,笑臉還須待我開。不用鏡前空有淚,薔薇花謝即歸來。
【驚蟄茶語】 茶諺云:“萬物長。驚蟄過,茶脫殼?!?/span> “茶脫殼”,指的是萬物復(fù)蘇后,茶樹上保護和孕育越冬茶芽的鱗片,逐漸張開。茶的保護傘完全脫掉之后,開始煥發(fā)生機,蓬勃生長。蟄伏蓄勢了一冬的春茶,迫不及待地吐露著新綠。
【驚蟄·吃梨】 驚蟄天氣明顯變暖,飲食應(yīng)清溫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zhì)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等,增強體質(zhì)抵御病菌的侵襲。 同時,“春困”來擾,日常生活中要保證足夠睡眠,適當午休。 飲食應(yīng)清溫平淡,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維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鮮蔬菜。 戶外活動不宜太過激烈。 天氣乍暖還寒,還需適當“春捂”。 驚蟄時節(jié),氣候比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xí)俗。 蘇北及山西一帶流傳有“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也有人說“梨”諧音“離”,據(jù)說,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古代走西口者也取“離”的諧音,多有“離家創(chuàng)業(yè)”之意。后來,山西的人們驚蟄日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特別是冰糖蒸梨對咳嗽具有很好的療效,而且制作簡單方便,平時不妨把其當作甜點食用。另外,咳嗽患者還可食用蓮子、枇杷、羅漢果等食物緩解病痛,飲食宜清淡,油膩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也應(yīng)少吃。
一些地區(qū)過驚蟄要吃炒豆 在山東的一些地區(qū),農(nóng)民在驚蟄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爐烙煎餅,意為煙熏火燎整死了害蟲。在陜西,一些地區(qū)過驚蟄要吃炒豆。人們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后放在鍋中爆炒,發(fā)出噼啪之聲,象征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時的蹦跳之聲。在山西的雁北地區(qū),農(nóng)民在驚蟄日要吃梨,意為與害蟲別離。
【炒蟲】 驚蟄日驅(qū)蟲、除蟲、吃蟲的習(xí)俗,起源非常古老,許多少數(shù)民族都還保留著與客家“炒蟲”類似的傳統(tǒng)??图颐耖g則以“炒蟲”方式,達到驅(qū)蟲的功利目的。驚蟄這一天,閩西古汀州地區(qū)客家人,或在熱水中煮帶皮毛的芋子,或炒豆子、炒米谷。民間認為這樣可以消滅多種小蟲,故俗語稱“炒蟲炒豸,煞(煮)蟲煞豸”。驚蟄是冬眠昆蟲開始復(fù)蘇活動之時,因此客家先民主張早期滅蟲。驚蟄日,汀州客家還有做芋子粄或芋子餃吃的習(xí)俗,以芋子象征“毛蟲”,以吃芋子寓意除百蟲。
【打白虎 遠小人】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nèi),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fā)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后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諸葛亮的《出師表》有一句經(jīng)典名言“親君子遠小人,知輕重明得失。”遠小人是修身之道,遠小人的過程更需要智慧。 祭白虎化解是非 “打小人”驅(qū)趕霉運 驚蟄象征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yīng)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qū)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qū)︻^人和驅(qū)趕霉運的習(xí)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驚蟄那天便會出現(xiàn)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祭雷神】 驚蟄的節(jié)氣神乃雷神。在臺灣,相傳“雷公”是一只大鳥,而且隨時隨地拿著一支鐵錘,就是他用鐵錘打出隆隆的雷聲,喚醒大地萬物,人們才知道春天已經(jīng)來臨了。 【古人對驚蟄的描述】 郊廟歌辭·五郊樂章·青郊迎神 樂府詩 緹幕移候,青郊啟蟄。淑景遲遲,和風(fēng)習(xí)習(xí)。 璧玉宵備,旌旄曙立。張樂以迎,帝神其入。
菩薩蠻(春雨) 宋·蕭漢杰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煙雨濕闌干。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驚蟄家人子輩為易疏簾 宋·范成大? 二分春色到窮閻,兒女祈翁出滯淹。幽蟄夜驚雷奮地,小窗朝爽日篩簾。惠風(fēng)全解墨池凍,清晝勝翻云笈簽。親友莫嗔情話少,向來屏息似龜蟾。
春晴泛舟 宋·陸游?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fā)興新。雷動風(fēng)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zhuǎn)鴻鈞。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聞雷 唐·白居易? 瘴地風(fēng)霜早,溫天氣候催。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这趴头酱?,依舊似寒灰。
觀田家 唐·韋應(yīng)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新雷 清·張維屏?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
從詩詞里,可以看出古人迎驚蟄的習(xí)俗與對驚蟄的重視。 一年之計在于春,沉睡一冬的動物都蘇醒了,宗親們快行動起來,莫讓年華空流轉(zhuǎn)。 乍暖還寒,記“春捂”,防“倒春寒”。 減油膩、戒躁怒,飲食以清淡、補水為主。 記得早睡早起,多動多走,加強鍛煉,睡前泡腳,保證睡眠,遠離“春困”。 春光明媚,約上小伙伴一起郊游踏青。活力滿滿迎春來! 愿宗親不負春光,不負夢想! 轉(zhuǎn)發(fā)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