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陽人 二維碼
9386
生為陵陽人,我深以為有幸。 陵陽并不大,總面積213.85平方公里,按鄉(xiāng)里話說“巴掌大的地方”,之于泱泱中國,絕對是無足輕重。但它是一個人類居住生衍的古地,僅從漢置古陵陽縣算起,屈指已有兩千一百余年,它宛若一朵恬然盛開的睡蓮,沉靜于九華山下。千年的狐貍修成的精,陵陽,自然也養(yǎng)護成自有的地域特質(zhì)與深厚的文化氣息。或緣于此,使得每一個陵陽人無論走到哪里,都脫不掉那種鮮明的特質(zhì)與一方鄉(xiāng)土文化的印跡。 談陵陽人就得從陵陽話說起。陵陽人開不得口,開口就會露出那種生在骨子里的鄉(xiāng)音俚調(diào)。即便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他們或許能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侃侃而談,可說著說著,還會冷不丁地冒出一兩句令聽者錯愕難懂的語詞來,這就是陵陽人。倘或一個外地人走進一群陵陽人當中,那無疑置身異域,嘰哩咕嚕不知所云。聽懂陵陽話已不是件易事,要想說一口流利的陵陽話更絕非一朝一夕,那得長期浸潤,耳濡口習,非千錘百煉而不可。陵陽人說話沒有后鼻音與翹舌音,統(tǒng)統(tǒng)以前鼻音與平舌音一概而之,zh、z不分,in、ing無別,更別說那些特殊的用詞和語、詞的變聲變調(diào),以及老輩人口口相傳下來的古語古音了。比如“老婆”叫“老婺(輕音)”,“灶下”是“灶莫(輕音)燙(輕音)里”,“新娘”稱“喜喜吳(輕音)得”,“小孩”叫“小撥弄得”如是等等。再比如陵陽人常掛嘴上的“三不知”,可不是說什么三件不知道的事,那樣就大錯特錯了。 “三不知”在陵陽話里要看它用在什么樣的語境,或以什么樣的語氣表達,那意思是截然相反的。一個是表示隔三差五的,經(jīng)常的;一個是表示偶爾的,非常態(tài)的。所以,陵陽話難學,學會了也難忘。倘若用賀知章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來比況那些行走天下的陵陽人,那就最為合適了。 陵陽人敦厚溫和,質(zhì)樸熱情。陵陽人的敦厚溫和,跟陵陽人說話一樣,語調(diào)婉轉(zhuǎn),語音柔和。談天聊白,語音娓娓,如唱小曲。就是鄰里起個爭執(zhí),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抬首高腔大調(diào),一如飄揚在五六月稻秧田里的山歌,聲氣都是從胸腔子里喊出來的,高亢激越;但漸漸就會變成正二月里的黃梅小調(diào),和風細雨;繼而是七八月星空下哼著的小曲,不知道是在聊天還是在爭吵,然后也就不了了之。在陵陽人看來,凡是將高就低也就過去了,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抬頭不見低頭見,處的都是緣分,世事分明,事事也不可太分明。所以老陵陽人把鄰里之間的爭吵說得很含蓄,叫“紅過臉”,表示急赤急白過一回。這不是說陵陽人素質(zhì)有多高,這是老祖宗留下的遺風。陵陽人待人真誠熱情,對每一個來家里作客的人都很周到。在陵陽人的眼里,能上家里來坐坐的都是對自家的高看,何況人來客往是門丁興旺的標志,自然要拿出家藏中最好的來款待客人。即便做了一桌子的菜肴,家主也不無忐忑,擔心菜做得不合客人味口,惟有不停地勸客:“都是自家小菜,弄得不好吃,多吃點。 ”不好吃,還要人家都吃點?這便是陵陽人的實誠,怕客人來一趟還餓著肚子。 坦誠,堅守本份,說哪是哪,不藏奸不使詐是陵陽人的又一品質(zhì)。與陵陽人打交道,處朋友都是不錯的選擇。他們恪守“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受人點滴,終身不忘”、“予人方便,予己方便”的古訓,事事講理,事事守理。在陵陽,如果一個人被稱著“滑頭滑腦的”,那表示他已不為人齒,沒有人緣了。陵陽人外柔內(nèi)剛,溫和處事,原則做人。陵陽因地域關系,受傳統(tǒng)理學影響頗深,仁義孝悌,尊老扶幼在陵陽人的眼里都是做人的本分,不能有丁點的褻瀆。 陵陽人從不把聰慧表現(xiàn)在小精小滑上,他們習慣于藏巧于拙,大智若愚。作為歷史古鎮(zhèn)文化的傳承者,陵陽人把智慧藏于功名史冊,藏于磚刻梁雕,藏于山歌俚曲,藏于“幾處人家傍水塘”的堪輿……大戶人家,仕商并舉;小戶農(nóng)家,也不忘“晴耕雨讀”。在陵陽八大姓的譜牒中,哪一族都不乏有記載歷代祖先榮光的歷史。 “風流謝家村,富貴陵陽鎮(zhèn)”,便是最具陵陽地域文化特色的標志。陵陽人還篤信“笨鳥先飛”,習慣把自己放在低處,學習、處人、做事,從不張揚。 精于烹飪,長于小吃,陵陽人十分鐘情徽系飲食文化。從普通人家的一品鍋,到大戶人家的八盤十六碗,八冷八熱,盤盤精致,碗碗高妙。重香重色重味道的陵陽菜,耐看耐品,經(jīng)得住回味,綿厚得像陵陽人一樣,回味無窮。 “陵陽豆腐干,沙堤毛豆腐。 ”鹽干筍,茄子鱉,曬香菜,蘿卜姑,豆腐乳,臭鱖魚,五香水煮豆,鹽漬花米……一言概之:陵陽佬,會搞吃! 但陵陽人也不光是守著傳統(tǒng)與祖訓過日子的人,他們眼界開闊,腦子靈活。上世紀80年代初,一大批年輕的陵陽人遠下廣東,成為中國大地上最早的打工者之一,并以他們的遠見與不成事不罷休的韌性,成了掘取改革開放第一桶金的人。時至今日,有的成了老板,有的成了企業(yè)高管,也有的還過著候鳥式的打工生涯?,F(xiàn)在又有更多年輕的陵陽人行跡中國各地乃至海外,就是這樣,陵陽人無論身在何方,生活怎樣,陵陽人身上的那種與生俱來的固有特質(zhì)與印跡,卻是烙印一般,鮮明、曉白。 |